慶陽網訊(慶陽融媒記者 路世玲)春風至,歲月向榮,萬物至此皆生長。
環縣羊只飼養量超365萬只,全力打造百億級肉羊產業大縣;鎮原縣建成西北最大的白羽肉雞產業基地;華池縣根植紅色基因,讓百姓吃上“旅游飯”;西峰區精耕“一村一品”,激發鄉村經濟新活力……
近年來,我市各縣(區)立足縣域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基礎,蓄能提速,走出了一條產業興、百姓富、文旅融的高質量發展之路。
精細耕作 特色產業壯起來
初春,踏入環縣西溝村境內,一條條柏油路寬闊平整,一方方梯田錯落有致,一座座羊棚、草棚遍布莊前屋后……
在陽洼組村民劉銀銀家中,標準化羊棚、草棚一應俱全。劉銀銀家的羊棚內現存欄良種基礎母羊70只,每年僅出售羊羔便可收入6萬元?!艾F在羊吃的是配方料,由村里統一配送全日糧,羊羔長得快又壯?!眲y銀說。
西溝村組建了“飼草銀行”,通過以草換“快餐”、以羊換“快餐”等多種等價置換方式,推動快餐飼料普及化,實現肉羊全面標準化喂養。去年以來,環縣羊飼養量達到365萬只以上,草羊產業產值突破55億元,農民人均來自草羊產業的收入達到7000元。
為了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,接續推進鄉村振興,西溝村還提出了“金羊富民”五年行動,規劃到2024年底建成甘肅省種草養羊億元專業村、舍飼綠色養羊第一村。
“農”頭企業進駐,延伸產業鏈,同樣走活了鎮原縣白羽肉雞產業發展這盤棋。
走進位于鎮原縣屯字鎮包城村的圣越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孵化中心,干凈、寬敞的廠房整齊排列,車間的智能箱體式孵化器內,有正在孵化的種雞蛋,還有陸續破殼而出毛茸茸的雞苗。
“孵化中心年入孵種蛋量約為1.15億枚,年產雞苗量約1億羽?!备拭C圣越農牧發展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吳國新介紹,該孵化中心是甘肅圣越1.2億只白羽肉雞全產業鏈項目中的重要一環,全產業鏈項目達產運行后,可實現年創稅3億元以上,直接解決用工1萬人,間接帶動5萬戶10萬人就業,進一步提升全縣種植養殖、冷鏈物流、商貿包裝、交通運輸等一二三產融合發展。
拓寬渠道 群眾錢袋鼓起來
“有沒有離家近點的工作?”“工資大概多少?”“什么時候培訓?”……日前,在位于鎮原縣上肖鎮南李村街道的勞務服務中心,前來咨詢外出務工的農民絡繹不絕。
上肖鎮共有11個村3.8萬人,其中農村勞動力2.19萬人。近年來,在“鎮有勞務服務中心、村有勞務工作站、組有勞務聯絡員”網格化服務體系的推動下,全鎮年均輸轉勞動力達到1.4萬人,勞務創收4.5億元左右,人均勞務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,占人均純收入80%以上。
而華池縣的富民工程項目,則離不開南梁紅色資源這座“富礦”。
近日,南梁鎮荔園堡村村民郭翠玲夫婦的農家樂——“紅色莊園”迎來了不少客人?!拔覀儎倓偨恿艘粋€250人的研學團,一天就收入了4000多元?!惫淞岣嬖V記者。
像郭翠玲這樣借助紅色資源發展農家樂的農戶,在荔園堡村有很多。近年來,荔園堡村著力打造“紅色飯莊”“壹號院”“雞肉蕎剁面”、標準化豆腐作坊、南梁民俗文化一條街等享譽省內外的品牌,把紅色文化元素融入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購、娛各個環節,形成了以紅色旅游業為主的產業發展格局。在加強自身造血功能的同時,荔園堡村還依托東西部協作,積極建辦豆制品加工幫扶工廠及山泉水廠,壯大村級集體經濟,不斷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新動能。
“我們每天生產1200斤豆腐,訂單式發往吳起、志丹、西峰等地?!崩髨@堡村豆制品加工幫扶工廠技術員馬建榮說。
據南梁鎮副鎮長何樹安介紹,該村辦企業通過“村集體+公司+合作社”的模式運營,吸納固定和兼職務工人員21人,帶動周邊76戶群眾發展豆制品產業,預計年銷售額200萬元,其中村集體分紅占比60%。
創新改革 村子顏值美起來
走進西峰區什社鄉李嶺村的重香四季生態莊園,亭臺樓閣、湖光水色,露天火鍋、霧氣繚繞。在觀景臺上,休閑農舍、萬畝大棚、體驗采摘區一覽無余。溫室大棚里,一株株脆嫩辣椒苗鮮嫩水靈、長勢正盛,工人們正忙著搶抓農時,移栽幼苗。
去年,李嶺村搶抓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機遇,圍繞建設“善美李嶺”目標,招引龍頭企業,建成重香四季生態莊園,全力打造集種植示范、研學教育、采摘觀光、休閑體驗、消費品嘗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產業鏈,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。
“農場種植的黃瓜、辣椒、油麥菜等上桌率高的蔬菜,主要供露天火鍋使用,讓游客感受從田間直達餐桌的綠色飲食?!崩顜X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李懷濤介紹,以“蔬菜基地+家庭農場+生態餐廳”為特色打造的田園式生態莊園,每年可接待游客30萬人,增加周邊務工群眾100余人,村集體經濟收入可增加25.5萬元。
緊盯自然優勢,謀劃院地合作,積極尋求新抓手和新盼頭,西峰區肖金鎮紙坊村也在不斷提升鄉村產業振興“含金量”。
紙坊村地處蒲河川,土地平整肥沃,水資源豐富便利,常年綠水青山。紙坊村利用西環川旅游帶的自然文旅資源,積極對接隴東學院,將紙坊村作為隴東學院綜合實踐創新基地,并逐步健全紙坊川區寫生基地建設。
“目前,第一期實訓學生24人已結束14天的寫生實訓,圓滿結業,創造集體經濟收入10000元?!毙そ疰偧埛淮妩h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趙一凡說,紙坊村寫生基地為毛河小學舊址,自改造運營以來,成為外地及周邊游客和學子寫生畫意的最佳之地。
特色產業蓬勃興旺,農戶增收渠道多元,鄉村發展改革創新……行走在隴東大地的田間、工廠、農家,一個個獨具特色的農業項目、一排排干凈整潔的農家小院、一面面氛圍濃厚的文化墻,展示著一幅幅美麗鄉村宜居宜業的新畫卷。種優質糧、謀深加工、吃旅游飯、興鄉村業,慶陽邁步鄉村建設推進鄉村振興鏗鏘有力的腳步聲,匯聚成慶陽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。